探古之旅 - 六盘水资讯网_贵州第一旅游网 - 贵州第一旅游网
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六盘水 > 主题旅游 > 正文
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

探古之旅

日期:2015-02-03 12:25:19   来源:  作者:  编辑:

        一、盘县大洞古文化遗址

\

  盘县大洞遗址是一个发育于厚层灰岩中的巨大的溶洞,洞口宽55米,高约40米,主洞1,600米。进洞即为一个大厅,长220米,平均宽约30米,洞因其大而得名“大洞”,是中国南方新发现的古人类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石制品化石标本,找到了此前清理和采集的文化遗址对应层位依据,获得4颗古人类牙化石、2,000余件石器制品和近万件动物化石,以及一批灰烬、灰屑、烧骨等古人类文明遗物,这是目前贵州已发现的最早的文物遗品。

  大洞石制品显示的修理台面技术在中国南方旧石器工业中并不多见,可以和非洲、欧洲同期文化作比较研究;大洞遗址的文物遗品和原始生活面保存了弃置时的状态,包含着丰富的潜在信息,大洞的第四纪堆积物丰厚保存完好,为建立华南第四纪洞穴堆积标准剖面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盘县大洞是更新世洞穴和旧石器时期洞穴遗址,在世界旧石器中期遗址中实属罕见。

        二、水城硝灰洞

\

  水城硝灰洞因古时有人在洞内挖土熬硝得名。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城西北23公里之三岔河北岸,地处今水城发电厂附近,是贵州省继黔西观音洞、桐梓岩灰洞后,于1973年夏发现的又一古人类文化遗址,为贵州发现的第二个有人类化石之旧时器时代遗址。同年冬至次年春,由省博物馆发掘清理。此洞为一石灰岩溶洞,洞口朝南,比今河面高出40米,海拔1700米。洞内所存堆积物长1.5米、宽0.3 ―1米、厚0.1―0.7米,自上而下分为三层。于第三层堆积物中,出土古人类牙齿化石一枚,系老年男性左上犬齿,齿枚粗壮,齿根较完整,末端稍缺,齿冠咬合面严重磨损。近中远中径为9.3毫米,唇舌经为9.8毫米,齿根19毫米,呈黄色,石化程度深。具有关专家考证:较“北京人”进步,较“柳江人”和 “山顶洞人”原始,命名为“水城人”。伴随出土有东方剑齿象、野牛、野羊 、野猪及野鹿等化石多件。有石器53件,计石锤20件,石片33件。其中5件用 锤击法制成,:28件用锐棱咂击法制成。锐棱咂击法加工石器,为该洞古人类 加工石器之主要方法,迄今为止,为全国所有旧时器遗址中所发现之特殊加工 方法,可能代表一种新型区域性文化。在厚达0.5米灰烬层中,发现含有多种 颜色灰烬、烧骨和烧石。硝灰洞是我国华南地区古人类用火年代最早、最丰富 之遗址,确定地质年代为更新纪晚期,距今约20万年。因修公路,洞已大部破 坏,现仅余洞后左方一文化层剖面。该遗址对研究史前人类进化、演变、发展 有极为重要文物考古家价值。1982年2月23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桃花洞

\

  桃花洞位于特区中心区桃花山脚桃花湖与山壁结合部的石灰岩天然洞穴,旧称逃荒洞。洞高9米,宽24米,进深60米。是1983年10月15日修公园时发现的。

  经试掘,在洞内地表获得磨制的石斧一件,骨锥2件,打击骨器17件;穿孔蚌器和螺壳2件,这在国内是首次发现。清理出石核32件,石片、石钻、石锤20件。石器分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盘状器。在用火遗迹处,有大量的烧骨、烧石和炭屑;人类化石有一段左侧股骨;动物化石有上颌骨、下颌骨、肢骨、单个牙齿等,它们分别代表巨貘、毫猪、竹鼠、虎、熊、牛、豹、鹿、麂、羚、毛冠鹿等12个种类。通过省博物馆有关专家鉴定,磨制石器及陶片是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人类股骨化石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考古价值。

  桃花洞古人类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它和周边区域性文化的分布和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1958年11月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生态之旅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